王伟,男,1977年11月出生,山东莱州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负责人。先后入选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国制冷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人才计划或称号。历任北京工业大学人事处处长兼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主任、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兼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目前担任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青、地会评专家、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调适与运维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制冷学会第六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ISO/TC86/SC6委员会中方投票专家、国际TOP期刊Energy and Buildings客座编辑、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会士等。
科研工作以“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关键技术与能效评价”、“HVAC系统高效运行与优化控制”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关键技术;建筑能源系统的虚拟仿真、故障诊断及优化控制;建筑运行能效评价与能效对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等国家级课题6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横纵向研究课题33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含高水平SCI收录论文41篇);授权国家专利16项、软著5项;主编国内首部关于空气源热泵技术的专著《空气源热泵技术与应用》;主编、参编地方和行业标准4部。研究成果荣获中国制冷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
1. 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2. 建筑能源系统的虚拟仿真、故障诊断及优化控制研究;
3. 建筑运行能效评价与能效对标研究。
1. 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21年,1/6;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奖一等奖,2020年,3/15;
3.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负责人,2020年,1/6;
4.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科技创新奖二等奖,2020年,8/8;
5. 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2/10;
6. 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19年;
7. 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9年,1/6;
8. 北京工业大学教学名师奖,2018年;
9. 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入选者,2018年;
10. 北京市青年拔尖团队负责人,2017年,1/5;
11. 中国制冷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17年;
12. 全国百名暖通空调杰出青年,2017年;
13. 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6年;
14.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4年,4/13;
15.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11年;
16. 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自制教学仪器设备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0年。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建筑热环境与节能——空气源热泵最佳除霜控制点及除霜控制策略研究,项目负责人,2016-2018;
2.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适于低温高湿环境的高效空气源热泵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项目负责人,2016-2020;
3.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空气源热泵在绿色建筑中的运行效果后评估研究,项目负责人,2016-2020;
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多能互补建筑节能及综合调控技术,项目负责人,2012-2015;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UTLT类隧道火灾烟气输运特性与优化控制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2015;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光电耦合霜层厚度监测与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2010;
7.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北京山区“煤改电”项目的空气源热泵关键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2020–2022;
8.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拔尖团队项目:绿色建筑室内环境与节能技术,项目负责人,2017–2020;
9.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拔尖项目: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负责人,2015–2017;
10. 北京市教委项目:空气源热泵“误除霜”事故特性研究,项目负责人,2013–2014;
11. 空调设备及系统运行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于分区域结霜图谱的空气源热泵有效抑霜机理与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7-208。
12. 企业横向项目:空气源热泵集中供热系统智能水温控制技术研发,项目负责人,2020-2023;
13. 企业横向项目:HVAC数字仿真实验室,项目负责人,2020-2022;
14. 企业横向项目:基于高效控霜技术的低温空气源热泵样机开发,项目负责人,2019-2022。
1. 王伟, 孙育英, 赵继晗, 罗庆, 林瑶, 王世权.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点实验室测定系统及方法, 发明专利, ZL202011297723.4.
2. 王伟, 梁士民, 孙育英, 林瑶, 李昭阳, 任岩超. 一种基于负荷匹配和抑霜多目标的空气源热泵运行调控方法, 发明专利, ZL 201910977606.3.
3. 王伟, 梁士民, 孙育英, 段德星, 林瑶. 一种基于负荷匹配和抑霜多目标的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群控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910977549.9.
4. 王伟, 赵继晗, 孙育英, 梁士民. 一种基于室外风机运行特性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除霜控制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910350825.9.
5. 王伟, 孙育英, 戚皓然, 徐文静, 张思思. 一种基于节能的智能外窗优化调控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811013792.0.
6. 王伟, 梁士民, 孙育英, 李昭阳, 赵继晗, 崔一鸣, 武尚将. 一种基于抑霜和制热多目标优化的空气源热泵设计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811386578.X.
7. 王伟, 孙育英, 刘景东, 朱佳鹤, 白晓夏. 一种基于多区域结霜图谱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610133242.7.
8. 王伟, 孙育英, 盖轶静, 白晓夏, 刘景东. 一种自清洁的光电霜厚传感器, 发明专利, ZL 201610133592.3.
9. 孙育英, 王伟, 陈旭, 戚皓然, 孙今, 徐文静, 吴勇. 电致变色玻璃窗智能调控软件, 2020SR0645355.
10. 王伟, 孙育英, 尹千州, 王丹. 空调风系统管网设计与测试虚拟仿真互动式实验软件, 2019SR0876582.
11. 王伟, 孙育英, 尹千州, 严海蓉, 逄秀锋. 空调风系统管网设计与测试虚拟仿真互动式实验软件. 登记号:2019SR0876582.
12. 王伟, 孙育英, 吴旭, 何坚, 刘乐园. HVAC风系统平衡调试虚拟仿真实训软件, 2015SR289783.
1. 王伟, 倪龙, 马最良. 《空气源热泵技术与应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2. 王伟, 李祥立, 等 译. 《大规模太阳能发电与建筑集成化工程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 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资源与环境(0857)领域安全工程(085702)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优先招生的本科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 以及计算机与控制等相关交叉学科专业。
联系方式:wangwei2021@bipt.edu.cn, 010- 8129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