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举行“智能制造”系列科普活动
2024年9月15-25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工程师学院在此期间举行了系列围绕“智能制造”主题科普活动,来自学生家长、高中生、大学新生以及本校师生共计1000多人次参加了本次活动。
数字孪生智能产线科普培训与主题展览宣传海报
本次活动以实物、模型、视频、展板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包括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和慕课学习等活动,向观众多方位呈现以学校新建“数字孪生智能产线”为主的智能制造的历史、组成、内涵以及发展。让观众感受到科技的无限可能,激发对创新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
首先举行了多场数字孪生智能产线参观活动,实验室在9月15-25日全天开放,并有专人进行讲解和展示,为参观者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去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产线中的应用。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真实的智能产线被映射到数字虚拟世界。讲解人员详细介绍智能产线的工作过程、生产执行系统和数字孪生系统核心关键技术。数字孪生智能产线参观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普之旅,更是一次对未来智能制造的展望。
学生参观和体验数字孪生智能产线 |
其次,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设计制作完成了2学时90分钟的“AI典型应用案例-智能制造”慕课,并人工智能通识教学平台上线,向北京市全体大学生开放。课程围绕智能制造技术、智能车间、智能制造装备等方面,结合学校新建数字孪生智能产线的实际案例沉浸式讲解,向学生多方位呈现智能制造内涵及发展,促进学生树立实业报国理想。
人工智能通识教学平台AI典型应用案例-智能制造
为了提高高中生对智能制造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工程师学院还组织了面向高中生的智能制造科普参观活动。学生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智能制造实验室。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数字孪生智能产线和3D打印机等智能制造设备,以及这些设备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通过参观实验室、听取科普讲座和进行实践体验,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智能制造相关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生在参观多功能虚拟现实工坊实验室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依托新建的工业级数字孪生智能产线等智能制造实验室,积极围绕全国科普日(北京科学嘉年华)、科学跨年夜等重大活动以及各类科技主题日,面向京南地区大中小学生、企业技术人员等,组建智能制造科普专家团队,开展智能制造科普培训与主题展览,打造支撑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的具有北石化品牌的连续科普项目,提升全民智能制造和数字素养,助力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