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为教学第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学校基层教学组织骨干岗位教师工作交流会圆满举行

学校基层教学组织骨干岗位教师工作交流会圆满举行

学校基层教学组织骨干岗位教师工作交流会圆满举行

 

2025年1月16日(周四)上午9:00,学校基层教学组织骨干岗位教师工作交流会在清源校区清源剧场召开。党委副书记雷京,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家庆,本科教学副院长,教学院(部)基层教学组织骨干岗位教师(责任教授、系/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和教务处相关同志等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王腾主持。会议旨在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升骨干岗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



会议主要分讲座培训、经验交流、校领导讲话三个阶段。

首先,学校督导组副组长、北京市教学名师戴波教授以《制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逻辑体系及相关要求》为题对全体与会人员进行讲座培训。戴教授从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出发,详细阐述了培养方案制定的逻辑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方面。他强调,培养方案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趋势,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戴教授的分享为与会教师在专业建设方面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方向,引发了大家对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的深入思考。



接下来,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北京市教学名师张晓明教授作了题为《坚守初心,追求卓越,做工程教育改革的排头兵》的经验分享。张教授回顾了计算机科学系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展示了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辛苦付出。他指出,工程教育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张教授的分享展示了计算机科学系在工程教育改革中的先进做法与显著成效,为其他系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随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北京市教学名师丁乔教授就《“工程图学”课程群建设汇报》进行了精彩交流。丁教授从“怎么看”“怎么办”“怎么样”三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工程图学”课程群的建设历程、课程体系架构、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情况。她强调,课程群建设要关注校情、学情和技术发展动态,要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形成有机整体,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课程群建设,不仅提升了“工程图学”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学习平台。丁教授的汇报充分展示了课程建设在提升课程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三位教授的精彩分享之后,陈家庆副校长对举办本次交流会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了补充介绍,对骨干岗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在学校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和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当下,基层教学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显著:不仅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还是推动学校实现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因此必须努力避免出现教学组织功能被忽视、教研教改活动弱化、青年教师培养滞后等现象。他指出,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教学组织骨干岗位教师要协同发力、分工不分家,教学组织负责人“保运行,促平稳”、优质课程负责人“抓质量,出特色”、专业责任教授“强内涵,上水平”。对于基层教学组织的未来建设工作,他提出,要明确基层教学组织的职责,加强骨干岗位培训交流,提升履职能力;要创新基层教学组织的形式,建设虚拟教研室、协同育人中心;要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加强梯队建设等。希望大家能够以本次交流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最后,党委副书记雷京进行了总结讲话,用“专业”、“情怀”概况了自己的参会感受。雷书记指出,学校之所以特别重视基层教学组织骨干岗位教师队伍,是因为这支队伍是落实“以本为本”要求的根本力量,是实现有组织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中坚力量。对如何看待基层教学组织骨干岗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雷书记指出学校将从优化配备、积极培育、强化考核三个方面发力。她要求基层教学组织骨干岗位教师要加强学习,要带队伍,增强管理意识。最后雷书记代表学校领导对过去一年里基层教学组织骨干岗位教师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付出的辛勤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



本次基层教学组织骨干岗位教师工作交流会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学经验的分享与传播,达到了提高认识、反思差距、共促发展的目的,激发了教师们对教学工作的热情与创新精神。在全体教师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目标而共同努力下,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必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进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教务处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

2025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