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女,蒙古族,1976年12月生于辽宁省朝阳市,2002年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工作,现为机械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师。
主讲《过程装备疲劳断裂分析》、《材料表面技术》、《现代设计方法》、《UG三维设计训练》等课程,教学效果优良,先后获学校“2006-2007学年度优秀教学奖”、学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组二等奖、北京市高校第二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优秀奖等,并入选为2009年度“中青年骨干人才”;迄今共指导了20余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参加毕业设计,其中1名获校级优秀论文;先后两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获三等奖和优秀奖各一项。担任班主任工作,且连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其中过02-4班考研率接近50%,就业率100%;过06-1班先后被评为校级和北京市优秀团支部,国家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超过50%;另外还获得“北京市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学校“就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主持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项目“燃料电池微型氢转化器的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资助项目“燃料电池微型氢源装置的关键技术研究”等3项,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自学习功能的管道全位置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测量装置及传感器集成研究”、北京市科委重大横向项目“超声引导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机器人系统的开发”、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西龙池工程施工局项目“共同开发全位置焊接机器人”、大庆石化公司项目“20万吨/年高压聚乙烯二次压缩机和管线系统振动分析及治理”、核电汽轮机导流环自动堆焊成套设备研究与开发、波纹管三维自动焊接装置研发等8项科研项目,其中参与完成的“20万吨/年高压聚乙烯二次压缩机和管线系统振动分析及治理”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任现职以来发表论文23篇,申请专利3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19项。
1.大型机组管线系统的振动控制与治理
2.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计算机仿真
3.化工设备设计
4.微型制氢装备设计及制造
5.金属薄板真空扩散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