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2日—15日, “巽震杯”第八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在广州举行。人文社科学院旅游系教师陈巧、张传统带领郭冉(旅131)、黄迪(旅142)、刘思齐(旅131)、周宗葆(旅141)等四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并分别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自2009年开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大赛已成为我国旅游教育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赛项最全的竞赛品牌,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340所高等院校和中职学校的共976名选手报名参赛,其中,本科和大专选手849名。比赛设普通话导游服务和英语导游服务(限高等院校组)两个项目,每个赛项分别包括理论考核、景点讲解(含专题讲解)和才艺展示等三个部分。
人文社科学院领导及旅游系教师高度重视本次大赛。从本学期开学伊始,便开始筹备参赛的诸多细节。选择责任心强、学生指导经验丰富的陈巧和张传统老师担任此次比赛的带队老师;从学习能力、形象礼仪、才艺表演、临场表现等多方面考察候选学生,最终确定了参赛名单。从3月到5月的两个月时间里,指导老师陈巧、张传统及学生们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精心备考理论部分、认真练习景点讲解、有针对性地准备才艺。
本次大赛竞争十分激烈,其中理论考核部分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非常多而泛;专题讲解部分的题量大、知识涵盖面广,要求抽题后短时间内用一分到一分半时间讲述清楚,对选手和老师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陈巧和张传统两位老师的指导下,经过4天从早到晚的激烈角逐,在分数以零点零几分来计算的情况下,郭冉、黄迪分别荣获高等院校组普通话导游服务三等奖,刘思齐、周宗葆分别荣获高等院校组英语导游服务三等奖。比赛也让同学们开阔视野,锻炼成长,交流分享,共同提高。
裁判们普遍反映,本届选手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较往届有显著提高,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全国高校旅游专业建设的成绩和水平。此次参赛是展现人文社科学院旅游系师生风采的良好契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热情,促进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合作,激励着旅游系师生为人文社科学院及学校的发展再续新篇。
(图一:郭冉同学才艺表演场外)
(图二: 四名同学分别荣获三等奖)
(旅游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