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信息目录
五、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国家级人才”罗明生教授研究团队诚招人才
罗明生教授,美国奥本(AUBURN)大学化工博士、国家“国家级人才”、北京化工大学及北京工业大学博导。1992-2010年期间曾任职于美国伊利若大学(UIUC),肯德基能源研究中心(CAER)及戴顿研究院(UDRI)。主导创办了美国空军研究院的替代航空煤油及催化研究实验室。在美国长期从事清洁能源转化及环境领域工业催化及工艺研发。1983-1992年在原化工部第七设计院工作,参加过多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的重大化工设计项目。回国后在神华集团负责过百万吨费托合成工艺及万吨级费托催化剂生产技术研开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能源(碳一化学、煤化工、石油化工)及环境(工业污水及废气处理)等领域的催化剂及材料。
团队主要研发方向:
1. 费托等清洁能源转化催化剂及催化材料;
2. 煤热解提质;
3. 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4. 脱硫、脱销及VOC处理催化剂;
4. 环保催化剂及材料研发;
为加强团队实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研究团队,现诚招优秀人才,学校将配套提供过渡周转房及研究资源,具体事宜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要求
(一)(师资后备)博士后3-4名
化工、化学、材料等专业博士,具有催化及催化材料开发、煤化工、环境工程,高分子功能材料等相关工作经验及技能;热爱高校科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品性。博士后工作期间享受本校教师相同工资及住房等待遇。博士后出站后将作为学校后备师资优选留校工作。
(二)实验室科研助理1名
职责:
(1)负责管理日常催化实验室运作;
(2)负责团队的日常事务工作;
(3)协助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
要求:
化工、化学、机电仪表等工科专业硕士以上;具有优秀的人际交往、协调能力及团队精神。工作需要时,必须愿意承担部分正常工作时间以外的实验室监督管理工作。具有两年以上催化、化学或化工科研工作背景者优先。
(三)团队学术骨干(科研师资)1-2名
专业:
化工、催化、化学、材料等专业博士。具有催化及催化材料研发、费托合成、煤热解、环境工程及高分子功能材料等研究能力;
职责:
(1)能够独立完成科研任务;
(2)协助团队负责人指导研究生;
(3)具备科研项目申请技能;
(4)完成团队及学校要求的其他任务。
要求:
毕业于化工类本科名校、真心热爱高校科研工作、具有优秀的团队合作品德。具有国内外博士后科研经历者优先。
二、岗位待遇
引进人才的相关条件和待遇参见:《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才引进实施办法》
三、应聘要求
请将个人简历、成绩单、研究成果、未来工作计划等材料发至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事处,并注明申请职务。
电子邮箱:rsc@bipt.edu.cn,联系人:刘老师,电话:81292172。
学校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19号
学校网址:http:/szdw/szdwrczp/index.htm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能源高效利用研究团队现招聘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及博士后,具体事宜如下。
招聘岗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青年教师1名,博士后1-2名。
工作职责:
在团队负责人指导下,独立完成相关课题研究,协助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招聘基本要求:
1.获得工程热物理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从事太阳能储能或微纳尺度流动与传热实验研究者优先考虑。
2.热爱高校科研工作、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
3.责任心强、踏实肯干、善于沟通和交流、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待遇:
博士后及教师岗位引进人才的相关条件和待遇参见学校网站。
应聘申请材料及要求:
1.个人简历。
2.两位国内外学者的推荐信及推荐人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联系人:宇波教授
电话:010-81292805;15101531828
E-mail:yubobox@vip.163.com
请将申请材料用邮件发至上述邮箱,标题为:“应聘+目前所在单位+研究方向”。
附:团队负责人简介
宇波,1972年生,工学博士,教授, 博导。担任《科学通报》编委和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5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教师、孙越崎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首届青年突出贡献奖、第十三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荣誉。担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协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协会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学术兼职。201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6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一、 学校简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位于京南大兴新区,是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获准实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高校,是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高校,是CDIO国际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学校创建于1978年,前身是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和北京化工学院第二分院。2000年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划转到地方,由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经过39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7491人(其中,本科生7115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89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80人,博士研究生7人),设14个教学院(系、部、中心)。学校拥有化学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领域的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有2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门类。有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8个,“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北京市特色专业5个;有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8个,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817人,其中,专任教师530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50.6%。有国家国家级人才学者1人、国家杰青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百人”层次4人,“北京高创计划”4人,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4人、市拔尖创新人才8人,市教学名师5人,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10人,市中青年骨干教师81人,市科技创新团队11个,市级教学团队5个。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和科研兴校战略,以能源科技创新为主线,在清洁能源化工、能源工程装备、城市安全生产、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相关技术经济管理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建立有首都清洁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973计划项目等50余项。在海洋石油装备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在我国海洋石油、核电等行业的技术垄断;特种机器人研究成果应用于北京奥运会鸟巢体育场、上海世博会主场馆建设;生物质能源与化工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初步构建起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质资源化工技术链;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成果为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和能源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学校秉承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理念,构建起协同共赢、长效稳定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造就了一大批职业素养优良、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并先后与燕山石化等13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首个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市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市级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单位。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和北京市各类学科竞赛和技能大赛,在电子设计大赛、化工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物理竞赛、智能机器人创新等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用人单位好评。
中长跑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又一特色和品牌。近年来,高水平运动队代表国家、北京市参加国内外高水平赛事70余次,综合排名跻身全国高校田径强队行列,成绩稳居北京高校田径赛场前列。自主培养学生运动员1人达到奥运A标、1人达到国际健将标准、6人达到健将标准。
学校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大兴新区建设,与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大兴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驻地政府、兄弟院校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另外,学校还与美、英、法、德、挪威、芬兰、马来西亚等20余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越。设有清源、康庄、燕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66亩,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亿元,图书馆藏书近200万册。学校是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面向未来,学校确立了打造北京市属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新目标,致力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新兴能源产业、城市安全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二、应聘人员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爱岗敬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3.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良,具有履行应聘岗位所需的学科专业背景、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4.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敬业、奉献和团队精神,实事求是,踏实肯干;
5.身心健康,能胜任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要求;
6.应届毕业生须具有就业派遣资格,无补考记录;应届硕士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7周岁,应届博士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申请博士后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
7.非北京生源需符合北京市人才引进条件或留京条件。
三、招聘要求及岗位
具体要求见《引进人才需求信息一览表》
四、报名时间及方法
1.应聘者登录学校主页http:/index.htm师资队伍人才招聘,在线填写求职简历或将简历投递至rsc@bipt.edu.cn。
2.后续关于招聘遴选等相关工作的安排请与各学院联系。
3.报名截止时间:2017年12月31日
五、招聘程序及方法
1.公布招聘岗位、申报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2.审核学历学位、所学专业、学业成绩、代表性科研成果证明等材料,重点审核学科专业所取得的业绩材料水平;
3.面试、试讲及综合评估。
面试采取试讲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内容以招聘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为主,通过提问、答辩,考察应聘者的综合水平。
面试通过人员需参加职业测评机构组织的人才综合评估测试,通过测评结果,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应聘人员的职业动机、价值观、创新性等职业素养;
4.应聘管理岗位人员需参加各招聘单位组织的笔试考试;
5.面试、笔试各占50%比重;
6.面试通过人员需填写《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引进人员申请表》,同时提交学历学位证明、成绩单、体检报告等材料;
7.校长办公会审批通过;
8.公示拟聘人员名单及应聘岗位。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010-81292172
地址:(102617)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19号
简历投递邮箱:rsc@bipt.edu.cn
需求岗位及联系方式 |
所学专业 |
学位 要求 |
或专业技术职务要求 |
人数合计(每个岗位不超过) |
化学工程学院教师岗位 (专业技术十级或四级以上) 010-81292124 licuiqing@bipt.edu.cn |
制药工程 |
博士 |
教授 |
1 |
应用化学(分析化学、精细化工方向) |
博士 |
教授 |
1 |
|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化工设计、工业催化方向、化学工艺模拟方向) |
博士 |
教授 |
1 |
|
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岗位 (专业技术十级或四级以上) 010-81292134 wubog@bipt.edu.cn |
环境工程 |
博士 |
教授 |
1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博士 |
教授 |
1 |
|
机械电子工程 |
博士 |
教授 |
1 |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博士 |
教授 |
1 |
|
油气储运工程 |
博士 |
教授 |
1 |
|
光机电装备技术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师岗位(专业技术十级以上) 010-81292242 xuelong@bipt.edu.cn |
机械类(机器人及控制技术) |
博士 |
/ |
1 |
材料加工(焊接材料及工艺) |
博士 |
/ |
1 |
|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岗位 (专业技术十级或四级以上) 010-81292477 liujiandong@bipt.edu.cn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博士 |
教授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教授 |
1 |
|
自动化 |
博士 |
教授 |
1 |
|
测控技术及仪器 |
博士 |
教授 |
1 |
|
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岗位 (专业技术十级或四级以上) 010-60228003 jingyongping@bipt.edu.cn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博士 |
教授 |
1 |
会计学、审计学 |
博士 |
教授 |
1 |
|
物流管理、物流工程 |
博士 |
教授 |
1 |
|
工商管理 |
博士 |
教授 |
1 |
|
人文社科学院教师岗位 (专业技术十级或四级以上) 010-81292255 yanxiaofei@bipt.edu.cn |
应用心理学 |
博士 |
教授 |
1 |
人力资源管理 |
博士 |
教授 |
1 |
|
旅游管理 |
博士 |
教授 |
1 |
|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教师岗位 (专业技术十级或四级以上) 010-81292338 zhangxiang@bipt.edu.cn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博士 |
教授 |
1 |
思想政治教育 |
博士 |
教授 |
1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岗位 (专业技术十级或四级以上) 010-81292097 chenfei@bipt.edu.cn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教授 |
1 |
功能材料 |
博士 |
教授 |
1 |
|
数理系教师岗位 (专业技术十级或四级以上) 010-81292962 zhaochang@bipt.edu.cn |
统计学 |
博士 |
教授 |
1 |
物理 |
博士 |
教授 |
1 |
|
外语系教师岗位 (专业技术十级以上) 010-81294165 dingfuchen@bipt.edu.cn |
英语 |
博士 |
/ |
1 |
安全工程学院教师岗位 (专业技术十级以上) 010-81292232 gaojiancun@bipt.edu.cn |
安全工程领域 |
博士 |
/ |
1 |
燃烧爆炸安全 |
博士 |
/ |
1 |
|
工程师学院教师岗位 (专业技术十级以上) 010-81292270 wulizhi@bipt.edu.cn |
机械类专业 |
博士 |
/ |
1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是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获准实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高校,是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高校,是CDIO国际合作组织正式成员。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
学校每年招收博士后20名左右。具体招聘学科及研究方向附后。应聘条件、岗位待遇、应聘材料、出站考核要求和后续管理详见《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合作导师简介详见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网站(http:)。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19号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事处
邮编:102617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010-81292172
Email:rsc@bipt.edu.cn
请将申请材料用邮件发至上述邮箱,标题为:“应聘博士后+研究方向”。
招聘学科及二级单位联系方式
二级单位联系方式 |
招聘学科 |
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 010-81292232 |
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等学科 |
化学工程学院 罗明生教授的“千人团队” 010-81292124 |
制药、化学、化工、环境、材料等学科与安全工程相关的研究方向 |
机械工程学院 宇波教授的“杰青团队” 010-81292134 |
油气储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与安全工程相关的研究方向 |
信息工程学院 010-81292145 |
测控技术及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工电子技术等学科与安全工程相关的研究方向 |
经济管理学院 010-60228003 |
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审计学、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学科与安全工程相关的研究方向 |
人文社科学院 010-81292255 |
旅游管理、人文地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应用心理学等学科与安全工程相关的研究方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0-8129209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学科与安全工程相关的研究方向 |
光机电装备技术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010-81292134 |
机械类(机器人及控制技术)、材料加工(焊接材料及工艺) 等学科与安全工程相关的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