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喜获全国二等奖
作者:团委发布日期:2019-11-14 文章编辑:胡芳 浏览次数:
11月12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落下帷幕。安全工程学院参赛的《未雨绸缪 科学救援——首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物资储备优化研究》作品冲入“挑战杯”全国赛决赛,并获全国赛二等奖,创造了我校参加“挑战杯”赛事的历史最好成绩。
全国决赛历时三天,我校参赛团队由安全工程学院、校团委师生组成,党委副书记吴惠领队,参与了项目展览、封闭评审、公开答辩等多个比赛环节,经过紧张筹备、激烈角逐,最终取得历史性突破。
指导教师:栾婷婷、庞磊、高建村
带队教师:张鹏
邱士龙,何一飞,王茵,魏香蕊,殷佳鑫,王依,陈文凤,王佳佳同学完成的作品《未雨绸缪 科学救援——首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物资储备优化研究》在广泛深入的调研基础上,基于风险管控理论,运用多种分析方法,针对现有危险化学品应急物资储备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物资管理的法制、体制、机制、信息化四大方面提出了十六条优化建议。项目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应急管理部和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的认可和采纳,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优化都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我校高度重视“挑战杯”竞赛工作。校团委于2018年12月启动“致远杯”校内选拔赛,共收到来自全校9个院系740余名学生的130余份作品,指导教师人数占在职专任教师总数比例达24%。15项作品报送参加第十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中4项作品进入特等奖答辩,最终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同时,学校获得全国竞赛报送名额,并首次荣获“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和优秀组织奖。安全工程学院参赛项目冲入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赛决赛。在入围决赛团队备赛期间,校领导高度关注挑战杯竞赛的参赛筹备情况并亲自参与竞赛作品的指导。安全工程学院、校团委、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和院系积极为参赛团队提供各种指导、服务,多次为参赛团队解读参赛规则、举办多场针对比赛的专项培训、分析往届获奖作品、举办校内模拟答辩会、邀请校外专家对作品进行指导等。
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200多万大学生参加了校级竞赛。经过省级比赛、全国初评和复审,共有213所高校的477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来自全国300余所高校的师生和社会各界代表近万人齐聚北京,共享大学生科技竞赛盛会。
近年来,学校紧密结合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养成,依托“致远杯”一杯三赛、“URT”等校内平台,不断完善大学生科技育人体系,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在“挑战杯”、“创青春”等市级、国家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