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4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评选结果公布
我校2个党支部从全北京高校1777个学生党支部中脱颖而出
安全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委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荣获二等奖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学生第三党支部荣获三等奖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获奖党支部的风采吧~
安全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安全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以“志愿同行,科技赋能,“1+1”服务首都安全运行”为题作现场展示,全面总结了支部紧密围绕首都安全应急需要,发挥专业优势,与北京公益服务发展促进会持续开展“红色1+1”支部共建,以高水平技术服务赋能首都社区安全治理和企业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的做法和成效。
施专业所长,助社区完善治理之措。支部与北京市十余个社区建立联系,多次开展安全知识宣讲、安全风险排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安全社区创建等活动。2024年,针对昌平区领秀慧谷社区曾出现过火情及楼道堆物堆料严重的3栋楼、8个单元、235户居民,开展公共环境改善调研及火灾安全宣传。按照消防安全标准与政策要求,整理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居委会,为完善社区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制作《社区安全检查表》,对大兴区学院社区53个单元及楼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的消防设备、消防标识、电气线路、易燃材料存放等消防安全隐患逐一检查记录,形成隐患排查报告反馈给社区,为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提供了有力参考。
扬科技风帆,助企业把牢安全之舵。探索科技志愿服务运行模式,将“1+1”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深度融合。2024年暑期,支部党员在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有限公司深度参与企业安全管理,为企业员工提供安全咨询,帮助企业完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修订及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补齐企业安全管理短板,也极大提升了党员们争做新时代安全先锋,积极投身首都安全应急事业的自信心和使命感。
2024年,支部党员先后为北京安颂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优耐德铁道科技有限公司、SMC(北京)制造有限公司、北京蒙太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提供安全隐患排查、应急预案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粉尘爆炸特性检测等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协助企业破解安全生产难题,用技术服务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参与“1+1”活动过程中,研究生们对科技赋能首都安全应急管理的理解越发深入,切实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不断提升。2024年,所有党员均获得过优秀党员、奖学金、学科竞赛等奖励,2024届就业率实现100%。在支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24年11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安全应急青年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全部研究生党员都成为第一批核心队员并全部考取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护技能证。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学生第三党支部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学生第三党支部将党员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入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深耕属地科技科普教育,于2020年与大兴区采育镇第三中心小学党支部合作共建,五年来持续开展科技科普服务。2024年,支部开展“筑梦科教旅 国门兴未来”红色“1+1”活动,活动共建6次,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马海滕多次带队前往采育三小,延续 “线上+线下”双通道科技科普帮扶模式,助力采育三小于2023年4月成功入选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2024年7月至9月,团队在线上与采育三小开展科技科普服务,活动累计四天,团队共设计课程20节,授课30小时,参与大学生8人,受益小学生60人次,在小朋友心中种下科技的种子。
团队成员与采育三小的同学们一起参加实践劳作,参加新生开学第一课,与校长许明珠等一起迎新,教授开学第一堂“科技课”等,为小朋友们打开科技的大门、感受科技的魅力。
据悉,市委教育工委自6月起组织开展2024年北京高校红色“1+1”活动,各高校精心组织,1777个学生党支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与基层党支部结对,高标准完成共建活动。经学校推荐、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现场展示等环节,评选出一等奖15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70个、优秀奖100个。
作者:孟倩倩、刘洋 / 编辑:王莉鑫 审核:李林琳 来源: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