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新闻动态

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成功举办第三次报告会

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成功举办第三次


20241023日下午,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第次专家报告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王笑楠教授做 AI+新材料智能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来自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西安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15所高校的40余名教师代表相聚云端。新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老师应邀参会会议由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责任教授戴玉华主持。




王笑楠老师智慧系统工程当前的研究方向为起点,介绍了当前化工材料研发的难点和痛点问题提出了能源化工材料赋能碳中和的研究思路,进而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过程及智能技术新进展助力各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报告中,王笑楠老师提出,当前人工智能和科学融合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AI for Science有望成为我国化工、材料、生物等领域突破卡脖子困境和实现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王笑楠老师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机器学习指导下的膜材料设计合成、CO2分离和捕集聚合物膜的计算模拟、AI设计高效CO2/N2分离膜以及机器学习指导下的聚酰胺纳滤膜的合成等方面的原创性研究工作此外王老师简要介绍了清华大学Al + Chemical Engineering专业建设情况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与会的老师们积极提问,提出了AI技术指导材料设计合成、AI技术如何更好的进入学生课堂、AI数据库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王笑楠教授一一进行解答,线上研讨气氛热烈。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视野,还加深了AI对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赋能的理解。

最后,戴玉华教授总结发言。对王老师的精彩分享和大家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同时指出,AI融入教育领域的发展如火如荼展开,作为高校老师如何借助AI赋能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需要老师们认真思考,并不断学习。以虚拟教研室这一新型教学组织为载体,15所高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将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AI赋能的能力与水平。

由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牵头,联合京内外14所高校共同申报的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于2023年获批。15所高校中13所为地方高校,10所高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型特色鲜明。通过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15所高校将在人才培养方案、优质教材、一流课程、教学大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与研讨,进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同时,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供稿:材料工程系闫宝林;审核:张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