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师资队伍/ 团队建设

电工电子教学与实验中心团队


   电工电子教学与实验中心团队共有成员10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4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实验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团队主要承担全校电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建设,多年来,全体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多项突出成果,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始终关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立足于我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坚持学习产出目标导向,优化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加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电基础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团队成员累计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6项,北京市高教学会电工学研究会项目1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8项,在全国电工学年会等教学论坛做主题报告8次,发表教研论文超过20篇。

团队成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累计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1项,签署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科研经费总到款超过300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超过3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超过20项。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有:工控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与算法应用、安全生产领域数据采集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软件测试技术与开发、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感知系统、移动终端快速充电多协议融合技术、在线绝缘性能监测技术等。

电工电子团队成员主要负责电子信息和智能机器人方向学科竞赛的组织与辅导工作,包括全国和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华北五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北京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北京市大学生集成电路竞赛、互联网+和挑战杯等,每年受益学生超过200人,累计获得市级以上奖励超过500项。

团队积极践行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面向北京市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累计受益中小学生达15000人次以上。团队成员刘学君、晏湧带队的学生志愿团队先后获得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同心圆慈善基金会优秀志愿者团队、首都“青年服务国家”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百强团队等荣誉称号。

主要奖励

1、团队成员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四次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2008年、2012年、2022年)。

2、团队成员曾建唐、戴波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006年、2009年),刘学君获评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2019年)。

3、团队成员刘学君、蓝波获评北京市师德先锋(2016年、2018年)。

4、团队成员蓝波获评北京市学联“我心目中的大先生”称号(2022年)。

5、团队成员曾建唐、蓝波主编的《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程》获评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

6、团队集体建设的“电工学”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2004年),“电子工程设计”获评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2019年)。

7、团队成员自研的“电子工程设计实操考核设备”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三等奖(2021年)。

8、团队成员蓝波、朱亚东洋获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二等奖(2017年、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