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新闻动态

2024年第六届京南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开幕

2024年第六届京南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开幕

1215上午,由北京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大兴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民盟大兴区工作委员会,京南大学联盟作为支持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京南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正式开幕开幕式在综合实验楼0811会议室举办。开幕式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学君教授主持。



北京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李晓理院长,大兴区科委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田兴华,民盟大兴区工委李光熙主委,大兴区科委挂职干部杨欢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对外合作联络处何晓红处长、教务处崔丽敏副处长、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建东院长出席开幕式。参赛教师代表北京印刷学院李宏峰、张媛副教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吕世霞副教授,晏涌、沙芸、王微微、江逸楠,赛事裁判、各高校老师、领队代表等线下线上参会。

李晓理、田兴华、李光熙、何晓红、崔丽敏、刘建东分别致辞,对京南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致以祝贺期望通过此次大赛,持续激发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他们一致表示,希望将京南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打造成为首都乃至全国范围内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标志性品牌。










参赛学生代表何保森同学代表全体参赛队员宣誓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大赛已经走过了六年,紧密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精尖产业的发展趋势,通过竞赛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推动京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今年大赛的参赛单位有来自北京、天津、黑龙江、新疆、内蒙古、河北等多个省市的17所高校268支队伍1007人次参赛,创历史新高。今年共组织了涵盖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无人车、人形机器人、工控安全、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算法等多个方面的11项竞赛,首次设置了机器人电学基础赛。



依托仿人机器人创新基地,大赛同期举办了本科生冬令营和研究生集训营。1010日至1210日,第5届“TI-RSLK”机器人创新实践冬令营先期举办,本科生51人参加。冬令营支撑迷宫寻迹赛赛项,围绕数据采集、数据模型构建、自主识别弯道、无人驾驶等多种技术融合场景,重在考察机器人对路况识别和线路跟随的控制以及对迷宫算法的设计。培训以线下方式进行,同学们热情高涨,通力合作,认真学习积极讨论。



本科生实践冬令营

1029-1126日,依托研究生课程《人工智能原理与技术》和《软件设计与实践》,第6届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学习青年集训营举办,77名硕士研究生参加。培训期间,百度和赛曙科技的企业工程师专家讲解了图像识别深度算法的环境配置、数据制备、算法调试以及模型训练等,并随时与同学们交流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集训营有利支撑了大赛的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赛和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算法模型赛两个赛项。



研究生深度学习青年集训营

京南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关于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要求不断发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推动京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撰稿:晏涌,沙芸,江逸楠,王微微;审核:李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