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研究生培养/ 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硕,学科代码: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点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3个研究方向,本学位点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能够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从事开发研究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系统建模与仿真、信息识别与处理以及智能传感与控制等领域工作的能力。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近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及ISTP等收录论文2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其中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基于SOA架构的技术装备远程实时诊断系统及动态信息平台”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另有多项成果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科研项目

承担多项装备部、国家发改委企事业单位委托技术开发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装甲装备动态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信息平台、发改委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示范工程、中科院风洞智能控制系统等。

特色研究

依托工控安全与智能控制校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李英顺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技创新团队,在化工、冶金和军工装备等领域开展大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系统优化、智能控制、故障诊断、工业大数据等研究,着重解决复杂过程系统控制、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动态系统智能故障诊断、系统集成等工程和技术问题。


 




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论文1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油气管网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石油与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磁悬浮控制与敏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道路交通智能感知与主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创新二等奖,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研项目

连续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在智能化装置的行业应用方面形成优势。典型成果有智能风洞控制系统、化工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安全仿真测试平台、油气管网智能调控系统等。

特色研究

依托安全生产智能感知与大数据技术校级重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集中管理体系建设高端人才培养”团队、“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基于石油石化行业开发生产和加工转化环节的复杂问题,把握控制科学智能化发展方向,开展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突破自动化装备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和智能执行方面的科学和技术难题。


 





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4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40余项。“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关键技术方法与工程应用”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

科学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工控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与算法应用以及安全生产领域数据采集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研究中取得一定成果。

特色研究

依托“石化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共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图像认知与智能系统”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北京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密切结合石油石化行业的需求,融合系统建模仿真、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理论及相关前沿技术,开展工控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与算法应用以及安全生产领域数据采集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