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研究生调剂信息及奖助优惠政策
一、调剂信息
1.调剂专业
(1)学术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 |
招生人数 |
|
学 院 |
003信息工程学院 |
12 (实际招生数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
专业代码 |
081100 |
|
专业名称 |
控制科学与工程(全日制) |
|
学位类型 |
学术学位 |
|
学科方向 |
①复杂过程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 |
|
②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③仿真建模理论与技术 |
(2)专业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 |
招生人数 |
|
学 院 |
003信息工程学院 |
35 (实际招生数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
专业代码 |
085600 |
|
领域名称 |
材料与化工(全日制) |
|
学位类型 |
专业学位 |
|
学科方向 |
化工智能装备与系统工程 |
2.调剂基本要求
(1)考试方式必须是全国统一考试。
(2)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A类地区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初试科目考数学一或者数学二。
(4)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者相近,应在相近学科门类范围内,原则上一志愿专业代码与申请调入专业代码前2位应一致,即为08----工学。优先考虑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物联网工程等背
3.复试
(1)复试形式
鉴于目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2022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采用线上复试形式。
(2)复试科目
由4门科目任选其一,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景的考生。
专业知识科目 |
参考书 |
出版社、出版时间 |
作者 |
自动控制原理 |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 |
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 |
胡寿松主编 |
电路分析 |
《电路》(第五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
邱关源著 |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
《C程序设计》(第五版)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
谭浩强著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 |
张晓明著 |
(具体复试形式和时间请关注研究生网站通知或微信联系老师)
4.联系方式
联系人:崔老师 15011232091(微信同号,建议添加此微信),010-81292148,biptcie@163.com
学校主页:http:
研究生处首页:http:/publish/graduate/
信息工程学院主页:http:../../
二、奖学金和助学金
(1)研究生新生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10000元;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三等奖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
(2)研究生助学金
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考生,均可获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7000元。
(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学业奖学金按学年评定,分三个等级: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10000元;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三等奖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新生入学当年不参评。
(4)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按照当年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文件执行。
(5)学术成果与学科竞赛奖学金
研究生在学期间,以学术论文、专利、科技成果、学术著作、学科竞赛等成果,可分别获得特等奖10000元/项,一等奖5000元/项,二等奖3000元/项,三等奖1000元/项,四等奖500元/项。
(6)“三助一辅”岗位津贴
岗位津贴每月300-500元。
(7)其他专项奖学金
对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获得企业实践奖学金3000-5000元/生;对优秀的研究生学生干部、兼职辅导员、志愿者和社会实践者等,可获得社会工作奖学金1000元/生;同时,还有企业设立校企合作的专项奖学金等。
(8)出国(境)交流学习项目
选拔优秀研究生参加国(境)外短期交流学习项目,研究生申请批准后,每生最高可获30000元资助;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最高资助20000元/次。同时,择优选拔研究生参加国(境)外交换生项目。
(9)助学贷款
经济困难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三、国内国际研修
学校和清华大学共建研究生能力提升项目,包括清华大学学生创新力提升项目、清华大学私募基金综合能力提升项目、清华大学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共建项目在我校每年招收10-20名研究生,旨在全面提高研究生相关能力。
为加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学校设立了国际研修项目,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加国际研修交流和联合培养。目前,我校已向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派出研究生进行短期项目的联合培养。
学校参加北京市高等学校菁英奖学金项目,选派研究生赴国外进行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以及参加国际竞赛、学术及文化体育交流
四、毕业生就业去向
近年来,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有:百度,搜狐,新浪,华为,烽火科技,中国移动,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中国船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自控总公司,航天五院,航天六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博物馆等企事业单位。无论就业率,还是就业质量都非常好,培养的毕业生具有非常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优良的科研素养,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五、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位于京南大兴,是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是CDIO国际合作组织正式成员。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7个本科专业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396人,其中本科生6960人、硕士研究生426人、博士研究生8人、留学生111人、预科生30人;2018年获批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六、信息工程学院基本情况
2000年在原自动化系的基础上组建信息工程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六个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硕士研究生90余名。学院实验室总面积约7000m2,实验设备总值约6000万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79名,其中专任教师72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29名、具有博士学位35名,硕士生导师23人。学院拥有“图像认知与智能系统”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百人”层次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含青年)3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3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
学院与美国哥伦布州立大学、法国亚眠电子电器工程师学院(ESIEE)、巴黎电力机械工程师学院(ESME Sudria)、挪威诺维克工学院和休斯顿城市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七、培养方向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学位教育紧密结合北京市城市安全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旺盛需求,围绕安全生产信息化领域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工控系统安全、设备运行诊断与安全、能源输运安全等技术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建有“工控安全与智能控制”校级重点实验室、“安全生产智能感知与大数据技术”校级重点实验室,具有复杂过程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仿真建模理论与技术等三个较为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多项成果应用于国家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示范工程、装备系统故障诊断与安全维护、地质空间系统模拟仿真与可视化等国家及北京市重大项目。近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横向课题等70多项,科研经费到款22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共20余部,其中北京市精品教材3部,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多项。近三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