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促提升 培训赋能启新程——学校圆满举办教学成果奖培育专题辅导会

3月27日,学校特邀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红伟教授作教学成果奖培育专题讲座。研究生处、教务处领导、各学院教学副院长、拟申报教学成果奖教师等约160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家庆教授主持。

1.jpg

张红伟教授以“理念∙举措:持续实践∙用心总结——教学成果奖培育思考”为题,分别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及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对教学成果的内涵、孵化、总结、申报、案例等方面进行分享介绍,总结了教学成果奖的培育方法与技巧。她表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在教育教学领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学校事业发展和教师个人成长均具有深远价值。张红伟教授谈到,教学成果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教师们要通过做深做实做好教改项目,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炼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性的教学成果,运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总结打磨教学成果。张红伟教授还以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卓越学术为引领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模式的构筑与实践”为例,现场演示了从选题定位、成果积淀到文本打磨的全流程实践图谱。她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的指导,把复杂的教学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申报范式,真正打通了教科研“最后一公里”。

3.jpg

与会的老师结合拟申报成果实际情况积极互动提问,与张红伟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2.jpg

陈家庆对专家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报告内容充实而精彩,重点突出,充分展现了张红伟教授作为潜心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对高等教育浓厚的情感和积累,对我校教学成果奖培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意义,希望全体教师对教学成果奖有更深入的理解。他要求,教务处进一步做好教学成果奖培育的服务工作,做好顶层设计,细化培育方案,定期提供多样化的专题辅导;各学院要开展有组织的教研,切实做好教学成果奖的长期规划和有效积累。

此次专题培训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学校的教研教改工作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学校后续的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教学成果孵化的支持力度,持续关注并支持教师在教学成果奖申报方面的努力,加强指导、监测与协作沟通,推动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作者:金红梅 / 编辑:鲁迪    审核:李林琳    来源:教务处